400-004-1972

北京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符仲华老师讲述浮针疗法的起源

来源:北京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3/13 14:40:00

浮针疗法的起源
    从上节所述概念可以看出,浮针疗法脱离了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与传统针灸学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它与传统针灸学并非没有联系。浮针疗法的形成,亦即发现过程,与传统针灸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它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促成,而是传统针灸学中的多种因素长时间的作用所启发,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众多针灸临床家和针灸科学家的心血。

    (1) 腕踝针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6]自1966年起经过反复实践,于1972年创立的新疗法。这种疗法可用来治疗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常见病症。张教授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内,在两侧的腕横纹上2寸和踝关节上3寸的部位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对应选点,如:横膈以上的1区发现病痛,进针点则选在腕部上2寸处的第1点(上1点),横膈以下的3区发现病痛进针点选在踝部上3寸处的第3点(下3点)。进针时沿皮下浅刺,要求不引起酸、麻、胀、重、痛等感觉。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上,针刺针尖向上,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下,针刺方向朝下。腕踝针疗法对精神科、神经科、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的常见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痛症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
关于其机理,多数文章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等中医传统理论解释[7],确实,用传统的理论也能解释,但是,理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释,更在于指导,理论必须具有前瞻性才具有指导价值,没有对未知现象的前瞻指导作用,理论就没有意义。皮部、经脉理论已存在近两千年,而腕踝针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而且腕踝针的发明人是个精神神经科,对于传统针灸理论了解不多,从其探索史[8]也可以明白地看到这一点。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腕踝针对四肢远端的痛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病症效果差。现代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位的皮下和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腕踝关节附近呢?针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是否也可取得佳效呢?这些疑问是促使我们发现浮针疗法的主要因素之一。
   (2)得气在传统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得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也就是说,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也称针感。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按照传统针灸理论,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更为明确地强调得气的重要性:“只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9]也认为:“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大家知道,在临床上,不得气而同样取效的现象也有很多,特别是激光治疗、电磁治疗时患者没有得气感觉。也就是说,在临床上,得气或不得气都可以有效,即使得气,没有效果的现象也很多。那么:得气是不是针灸临床必不可少的取效环节,还是针灸治疗时一个伴随现象?
本质上说,得气是针刺不同组织造成的不同的感觉总和[10]:针刺神经干多数引起“麻”的感觉,刺激肌腱、骨膜多数引起“酸”的感觉,刺激肌肉多数引起“酸”、“胀”的感觉,而刺激血管则往往引起“疼痛”感。要验证上述对得气重要性的怀疑是否正确,较简单的方法是仅仅在不产生上述得气感觉的层次进行针刺,如果有效果,说明怀疑正确。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稀少[11](参图1-2),单纯针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一般不会引起“得气”感,是不是也能取效呢?如果能取得同样或更好的疗效,就说明得气就是和疗效没有因果关系的伴随现象。这种验证也是导致FSN产生的重要原因。
 
图1-2 人体浅表层次示意图
(3)《黄帝内经》刺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较伟大的医学著作,对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奠基作用。
浮针疗法的较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这三者在《内经》的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较为详细的论述。
     皮下进针在《内经》中没有同样的表述,但有相当接近的说法。①《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故有九刺之称。九刺中的毛刺即类似浮针刺法。毛刺“刺浮痹皮肤”,应用浮浅的刺法,治疗浅部的病症。②《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所以有十二刺之称。十二刺中的直针刺和浮刺属浅表进针。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就是一种沿皮卧针直刺的方法。先用挟持押手法,把皮肤挟起,然后针身沿皮自挟起处横针而入,适宜于寒气较浅毋须深刺的疾病。浮刺“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浮”是浅的意思,可用于治疗因寒邪而肌肉拘急的疾病。③《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因而有五刺之称。五刺中的半刺也强调了浅刺的重要性。半刺“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所谓半刺,刺不到半分,刺得快,出针快,似拔毛状,主要治疗与皮毛相关的疾病。
    近部进针在《内经》刺法中有相当多的论述。①九刺中的分刺即属此类。分刺“刺分肉之间”,是针刺局部深层肌肉以治疗肌肉病痛的方法。②十二刺中的恢刺、齐刺、扬刺、短刺、旁针刺等都是在近部进针。恢刺“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是扩大的意识,这种刺法,用针在拘挛的筋部附近刺入,前后上下地摇动针身,用来治疗筋痹症。齐刺“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这种刺法三针齐下,适宜于治疗寒邪所中受病较深而面积不大的痹证。扬刺“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也。”这是中间刺入一针,周围刺入四针的一种刺法,适宜于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短刺“刺骨痹,稍摇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是在局部深刺以寒气入骨的痛症。旁针刺 “直刺、旁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是正刺一针(刺经)、旁刺一针(刺络)的方法。适用于病程久远、经络同病的痹证。③五刺中豹文刺、关刺、合谷刺等也是近部进针的例子。豹文刺“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此法是在病变部位,前后左右针刺出血,治红肿热痛等症。关刺“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这种刺法多刺在四肢关节部左右并刺,可治疗痹证(筋痹)。合谷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此法斜刺入肌肉间,深入后,又退针至皮下,再向左右侧斜刺,如鸡爪状,可治疗痹证(肌痹)。
留针时间长在《内经》刺法中也有强调部分。在《内经》中对于一般疾病的治疗,较少提及留针,而在介绍十二刺中的报刺时,显然强调了留针。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这种对于游走不定的病痛,针刺后采用留针法,并以左手按压寻找痛处,然后出针再行针刺。虽然留针时间不长,甚至远不及现代针灸临床常见的留针时间,但相对于众多内脏疾病的针刺治疗都不提及留针的情况下,在治疗疼痛(痹证)病症时,突出了留针,这显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虽然在后来的针灸学著作中绝大多数对经络、穴位、气血循环等津津乐道,而这些看似简单但实用的刺法鲜有提及,至今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针灸学》教材也不讨论,但理性的技术仍旧闪耀着秦汉时中国人的卓越智慧。

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现象的总结和思考促使我们努力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了浮针疗法在1996年6月的诞生。次试用浮针疗法是在广东增城当时的军医大学门诊部,治疗的是个网球肘病人。对网球肘,传统针灸的方法效果来得慢而且不是很确切,于是,我们抱着试验的态度进行了治疗,因为在皮下进针没有危险。让我们惊讶的是,进针以后再次按压病痛局部,压痛不翼而飞,比预想的还要好。从此,我们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扩展浮针疗法适应症,从而导致了浮针疗法的诞生。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QQ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 北京中推联合医学研究...

关于我们 | 招生信息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